2005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5-06-25
  

  • 全选
    |
  • 杨恩浩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273-2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满足一类新的含反常积分非线性不等式的有界函数建立了先验逐点估计.这类含反常积分的非线性不等式与笔者以前证明的某些非线性积分不等式密切相关.
  • 张培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279-28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新表述mid(.)函数,且两次用Shannon熵光滑化函数对其进行光滑化.然后给出了求解P0类混合互补问题的一个非内点预估-校正延拓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 江淑敏, 樊锁海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284-2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有向图的弱顶点传递和弱边传递性,得到了弱传递的有向图的刻画,确定了一些具体图类的弱传递性,给出了有向图各种传递性关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崔慧萍, 刘红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291-2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具有限个间断点的分段常数初始值和常数边界值的非凸单个守恒律问题研究弱熵解的结构及波与边界的相互作用,澄清弱熵解在边界附近的性态.
  • 王秀凤, 陈辉, 范德辉, 张传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298-3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两种特殊类型矩阵的QR分解的改进算法,理论与数值实验说明了它们的速度比一般的QR分解要快.并且对这两种改进算法进行了基于分量的扰动分析,从而证明了它们的稳定性.
  • 薛声家, 韩小花, 凌文昌, 龙瑞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07-3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解非线性规划的凸单纯形法,对线性分式规划进行灵敏度分析.求出使最优解或最优基保持最优的模型参数可变范围,并讨论了多个参数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最后给出应用例子.
  • 柳向东, 陈平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14-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Solomon的模型基础上,加入逗留概率,对这个新模型的极限性质之一的大数定律进行了一些研究,并且由这个模型可以得出与Solomon一致的结果.
  • 梅树立, 张森文, 徐加初, 郭幸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19-3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定常结构动力方程的精细积分算法推广应用于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求解.对非线性项的线性化处理使该方法的计算精度对时间步长非常敏感,为此将龙贝格积分法引入该方法,提出了由此而产生的指数矩阵的快速精细算法,从而使时间步长的选择具有了自适应性,计算精度和效率均得到提高.
  • 陈志刚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24-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平面SH波在弹性半空间中浅埋椭圆柱形孔洞上的散射.采用复变函数和多极坐标方法构造了一个能够自动满足水平表面上应力自由边界条件的散射波函数.应用这一波函数,将半空间中的问题转化为求解一个全空间中椭圆形孔洞的散射问题,最终将问题归结对一组无穷代数方程组的求解.作为对抗震问题的研究,给出了浅埋椭圆孔附近的动应力集中系数的数值结果,并对算例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浅埋孔洞与水平表面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并产生动应力集中,在浅埋结构设计时应加以充分重视.
  • 肖智勇, 傅继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31-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广州地铁3号线[沥~大区间]盾构工程,阐述并实施了影响贯通的3个主要环节的测量技术,及在盾构推进过程中盾构和管片姿态的若干测量手段和计算方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盾构姿态测量的三点法和标尺法.
  • 戴浩, 方思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37-340,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使用计算机辅助中医诊断症状组合复杂的疾病应用出发,采用关联规则挖掘解决验证和更新疑难疾病诊断标准的问题.然后,结合规则模板的概念,提出一种受限的带复合项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使之能较好地适应中医辅助诊断应用.
  • 潘琪, 蔡利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41-3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统一评价各种全局运动模糊恢复算法的性能,提出了产生运动模糊仿真图像的软件应该满足的几项要求,并根据运动模糊产生的机理,分析与修正了采用PhotoShop所生成的运动模糊仿真图像中的不合理部分.试验结果表明,这样生成的运动模糊仿真图像是可行的.
  • 王晓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45-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保密多方计算和数字签名提出了一个安全的网上投标协议.该协议具有除了投标获胜者外,不泄露任何投标者的身份、投标值的特性,是一个公平、简单、实用的协议.同时,该协议中的数字签名是基于椭圆曲线构造的数字签名.因此,该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快的速度、更小的密钥量、使用更灵活等优点.
  • 何波, 刘光昌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50-3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IP-DSLAM的分类和实现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分析和讨论了IP-DSLAM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 江导, 姚国祥, 熊匡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55-3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UML建模的机制及特点,对远程教学评估系统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利用UML的强大功能,建立了一个适合各个高校的三级教学评估系统模型.
  • 姚蓓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60-363,3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现有城域传输网络的特点,并说明其局限性.介绍城域粗波分复用(Metro-CWDM)和密集波分复用系统(Metro-DWDM)的最新发展状况,比较波分系统网络与现有传输网络(MSTP)的各种特性.提出在城域网建设方面,采取由现有传输网络过渡到粗波分复用网络,最后再升级到密集波分复用网络的策略.
  • 吴岳恒, 邱垂源, 毛萱, 汤顺清, 戴云, 洪岸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64-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在500、680℃下烧结4 h后制备二种多孔钙磷玻璃陶瓷,并评价了它们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X射线衍射证实,500℃下烧结产物呈玻璃态;而680℃下烧结产物有晶体析出,其主晶相为β-Ca(PO3)2.扫描电镜观察了两者的形貌,发现后者比前者结构紧密,并测得两者孔径介于227~450 μm.液体(水)静力称重法测定了两种多孔材料的吸水率(Wa)分别为31%和28%,显气孔率(Pa)为40%和37%,密度(ρb)为1.29和1.30g/cm3.分别将材料0.1000 g浸泡于37℃ 50 mL生理盐水中66 h,发现浸泡液呈酸性,降解速度前者恒定,后者减少.血液相容性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表明前者生物相容性不佳,后者良好.
  • 张子勇, 饶华新, 余祥正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69-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一步研究了CO2、N2和CH4对乙丙三元橡胶(EPDM)磺酸钴(Co(Ⅱ)-S-EPDM)离聚体膜的渗透和分离性能.该离聚体膜显示出良好的CO2渗透性能,在20℃和0.05 mPa压差下,CO2渗透系数PCO2和CO2/N2分离系数αCO2/N2分别高达223Barrer和65.70,αCO2/CH4为14.68.PCO2随CO2压差的降低而明显增大,显示出促进输送特征,这一行为即使在膜放置2个月之后并不消失,渗透分离性能变化不大.N2和CH4无此性能,因此在气体压差较低时,PCO2αCO2/CH4可同时提高.由Arrhenius图计算的不同压差下的CO2渗透活化能显示,压差越小,渗透活化能越低,越有利于CO2的渗透.
  • 李明玉, 熊林, 田依林, 张渊明, 姚伟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74-3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Fenton试剂催化作用下间硝基苯胺的降解反应,考察了影响降解的一些因素.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间硝基苯胺的降解去除率可达97.5%以上.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对不同氧化降解时间后间硝基苯胺的相对残余浓度对反应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间硝基苯胺的催化氧化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得到了该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利用紫外光谱对降解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梁智渊, 岑颖洲, 叶绍明, 伍秋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80-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直接水提法"以及"KCl分级法"来提取琼枝和异枝麒麟菜中的多糖.分别用蒽酮-硫酸法、间苯二酚法、明胶-BaCl2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样品的总糖质量分数、3,6-内醚半乳糖质量分数、总硫酸基质量分数;用凝胶色谱法测定各多糖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情况;用GC-MS测定麒麟菜硫酸酯基多糖的单糖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采用"直接水提法"以及"KCl分级法"比传统的"碱处理法"产率高,而且硫酸基质量分数也明显增高.两种麒麟菜多糖均为硫酸酯基多糖,大部分都属于κ-卡拉胶类.各多糖样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105左右.麒麟菜多糖主要是由半乳糖和3,6-内醚半乳糖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葡萄糖、木糖、塔罗糖和艾杜糖等,不同方法提取的多糖样品其单糖种类基本一致.
  • 尹华, 王会霞, 彭辉, 叶锦韶, 王俊, 郭静仪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86-3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MgCl2、AlCl3、NaNO3、Na2SO4和NaBr等电解质对解脂假丝酵母吸附铬的盐效应.吸附动力学表明,阴离子相同时,低浓度的Na+、Mg2+对吸附有促进作用,而Al3+在实验设定的浓度范围内对吸附均有抑制作用,盐效应顺序为Al3+> Mg2+> Na+.阳离子相同时,低浓度的Cl-对吸附有促进作用,而Br-、NO3-、SO42-对吸附均有抑制作用,盐效应顺序为Br-> NO3-> SO42-> Cl-.生物吸附过程的盐效应可能与阳离子的半径以及与配位体所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性有关,也可能与菌体表面带正电荷的官能团与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有关.
  • 郭振江, 杨芳, 郑文杰, 白燕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90-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吸收、荧光、红外等谱学方法研究了藻蓝蛋白(PC)与Se(IV)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eO32-加入后,藻蓝蛋白在620 nm处的特征光吸收减弱,并随Se(IV)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278和347 nm处的光吸收增强;荧光发射和荧光激发也逐渐减弱,而599和629 nm处的2个激发峰的相对强度与对照相反.PC在475和662 nm处分别出现共振散射峰.Se(IV)与PC的作用后,在595 nm处出现强的共振散射峰,被指认为液相纳米硒粒子与PC生成的缀合物的共振散射峰.红外光谱图中,PC的酰胺I带为1653.2 cm-1,为α螺旋,而PC-Se(0)生物缀合物的酰胺I带为1647.0 cm-1,属无规则卷曲.
  • 洪爱华, 尹平河, 赵玲, 吕颂辉, 黄智诚, 林潮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396-4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研究碘伏和异噻唑啉酮对球形棕囊藻叶绿素α、蛋白质和超氧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棕囊藻的形态结构的破坏情况,初步探讨了这两种除藻剂单独作用和复配使用时灭杀球形棕囊藻的机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碘伏和异噻唑啉酮通过与藻类的叶绿素、蛋白质和酶等反应,使细胞代谢异常,从而杀死藻体.
  • 叶锦韶, 尹华, 彭辉, 张娜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401-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掷孢酵母(Sporobolomycetaceae sp.)对含铬电镀废水的生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废水的pH值和菌体的培养时间是影响该废水生物吸附的重要因素,适宜的pH为3.5~5.3;培养时间为55~72 h.活性污泥的联合使用能有效地促进铬的生物吸附效果.当污泥质量(湿)浓度为10 g/L时,25 g/L菌体对34.4 mg/L总Cr的去除与33.0 mg/L Cr6+的还原分别高达87.3%、91.9%.对吸附机理和毒性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菌体对铬的吸附由表面吸附、跨壁膜运输和体内积累组成,其中体内积累对吸附的贡献值最大,达到总吸附量的70.6%;细胞壁对铬毒性的抗性理想,300 mg/L铬不会对细胞壁产生0.1 nm以上的形态破坏;活性污泥的联合使用有助于铬的还原.
  • 何红卫, 廖令洁, 肖文娟, 宾金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406-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茉莉酸甲酯对烟草幼苗抗病毒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处理或接种烟草花叶病毒的广黄55和K326烟草幼苗为材料,测定一些抗病毒相关酶活性.发现MJ处理提高广黄55幼苗的几丁内切酶、几丁外切酶、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脂氧酶活性,降低β1,3-葡聚糖苷酶活性;MJ处理后接种烟草花叶病毒,K326幼苗的β1,3-葡聚糖苷酶和SOD活性都降低.上述结果表明,MJ诱导K326抗花叶病毒的机制可能不同于巴西烟草.
  • 张珍萍, 段舜山, 刘振乾, 李爱芬, 徐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412-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LRH-GⅡ型光照培养箱培养试验藻种,设置了持续黑暗胁迫(分6个强度处理)和间断黑暗胁迫(分4个模式处理)两项试验,研究了眼点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在不同环境胁迫下的生理生态变化和该藻种在黑暗胁迫下的超补偿生长响应情况.两个试验的结果均显示,眼点拟微绿球藻在持续黑暗胁迫和间断胁迫后,均表现出明显的超补偿作用现象.黑暗对眼点拟微绿球藻的生长造成显著抑制,但是适当进行黑暗胁迫以后恢复生长,微藻具有更强的生长繁殖能力,细胞净增率最大可达123%.经SSR测验,不同的胁迫方式、胁迫持续时间和胁迫模式与超补偿现象发生时间及强度密切相关.
  • 江天久, 徐轶肖, 冷科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417-4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2年6月对深圳市场水产品中的重金属和农药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深圳市场水产品(本研究中水产品均以湿重计算)中各污染物质量分数分别为Hg 0.005~0.221 mg/kg,As未检出~1.210 mg/kg,Pb 0.4~1.6 mg/kg,Cd未检出~0.33 mg/kg,Cu 0.1~6.4 mg/kg,Cr 0.02~0.49 mg/kg,六六六未检出~0.041 mg/kg和DDT为0.002~0.022 mg/kg.参照《无公害食品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发现,深圳市场水产品中超标项主要有Pb和As,所有的样品中只有红衫、罗非鱼和鱿鱼完全符合评价标准,可放心食用.另外,该市场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残留量除Hg和As外,均呈软体动物、甲壳类>鱼类.
  • 李贵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42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研究黄喉拟水龟稚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了解温度与龟的生长关系,为龟类的人工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两组龟分别在恒温与室内常温条件下饲养165 d,每隔5 d测量其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和体厚,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结束时,恒温越冬的稚龟平均背甲长为53.420 mm,背甲宽为44.761 mm,体厚为23.307 mm,体质量为29.768 g,日增质量为0.193 g,存活率为100%.常温越冬的稚龟平均背甲长为47.185 mm,背甲宽为39.868 mm,体厚为20.023 mm,体质量17.304 g,日增质量为0.025 g,存活率为90%.两组稚龟的体质量与背甲长、体质量与背甲宽、体质量与体厚、背甲长与背甲宽、背甲长与体厚以及背甲宽与体厚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常温下体质量的生长模式为:m=18.4822-0.0642D+0.004 D2;恒温下体质量的生长模式为:m=17.273337 e0.005982 D.在同等条件下,稚龟个体间的生长也有差异.结论:温度与龟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加温可以促进龟的生长.
  • 吴任, 谢数涛, 张其中, 许忠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428-4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获得凡纳滨对虾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并分析其基因序列.方法:根据GenBank中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Hsp70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对经高盐法提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因组DNA,采用优化的降落PCR(Touch Down PCR)程序,扩增凡纳滨对虾Hsp70基因的全长序列.结果:PCR扩增得到一条长1983 bp的目的DNA片段,回收纯化该片段并测定其核酸序列.用DNAman软件分析发现,该核酸序列中不含内含子,编码区全长为1959 bp;经BLASTn和BLASTx软件分析发现,该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斑节对虾、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的Hsp70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7%和62.2%.根据核苷酸序列所推导出的Hsp70氨基酸序列,其与斑节对虾、罗氏沼虾的相似性分别为99.9%和92.6%.结论:成功地从凡纳滨对虾基因组DNA中直接扩增出Hsp70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序列.
  • 黄雪松, 宴日安, 吴建中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434-4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姜酚[1-(3'-甲氧基-4'-羟基苯)-5-羟基-3-脂肪酮类]是生姜中的活性成分,呈现生姜的典型辣味.因其分子中有β-羟基酮结构,理化性质极不稳定;其含量因产地、炮制方法等贮存加工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质量分数为1%~3%).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姜酚有强心、防治心血管疾病、抗凝血、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溃疡、止呕、止晕、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预防胃黏膜损伤、利胆、防腐杀虫、驱虫、护肤美容等十几种生物活性;姜酚参与生物代谢,其毒性较低.姜酚可作为评价生姜及其药物品质的客观指标,也可开发为药物或用于生产保健食品.
  • 曾向潮, 徐石海, 古健, 邓芹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440-4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2-吡咯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反应生成2-吡咯甲酰氯(Ⅲ),Ⅲ再与α-氨基酸甲酯(Ⅱ)在n(Ⅲ):n(Ⅱ)=1:1,二氯甲烷为溶剂,室温反应4 h,合成了3个N-(2-吡咯甲酰基)-α-氨基酸甲酯(I),摩尔收率为79.5%~95.6%.通过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
  • 谢晓华, 郭书好, 沈英森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443-4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金水六君煎总黄酮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用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用黄嘌呤氧化酶反应系统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分别向产生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反应系统中加入金水六君煎总黄酮,两种自由基的产生量显著减小,且随着黄酮量的增加,两种自由基产生量减小得也越明显.
  • 韩海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446-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中药制剂参麦注射液中乙醇与乙酸乙酯的残留量进行检查,实验以DB-1毛细石英柱(30 m×320 μm×0.25 μm)为色谱柱,柱温100℃;丙酮为内标;N2为载气;FID检测,建立了参麦注射液中乙醇与乙酸乙酯的残留限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检查法.检验结果显示乙醇、乙酸乙酯及内标物丙酮分离度良好,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检测限分别为2.5和1 μg/mL.可见此方法灵敏、专属性强.可应用于限量检查参麦注射液中乙醇与乙酸乙酯的残留量.
  • 董玉萍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5, 26(3): 449-4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在CPLD器件上模拟实现I2C总线时序的方法,提出了有关设计思路和注意要点,并给出了部分程序和仿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