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3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9-04-27
  

  • 全选
    |
    台港澳及海外华人文学研究
  • 蒋述卓, 郑焕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叶维廉反思现代文学研究的真知灼见,长期为他在古典美学和比较文学领域的成就所掩盖。综观叶维廉现代文学研究的思想,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以"历史整体性"的思维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探寻现代文学传统的新质,使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当代文学贯通起来;其二,批判五四后的"定型思维"及其危害,以此展开对现代性思维专制的批判,显现其文学现代性反思的独特路径。叶维廉接续历史的整体之思的意义和价值,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启示显得尤为深刻。
  • 蒲若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9-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美国的少数族裔,华裔美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无史"或历史被扭曲的窘境,他们在美国艰苦奋斗,勉力生存的族裔经验,往往消弭在美国WASP主流的宏大历史话语之中。以赵健秀、徐忠雄、汤亭亭、谭恩美等为首的华裔美国作家在其文学创作中勾沉、展现华裔美国人在美国长期被消音的历史,通过铭刻先人们在美国奋斗的轨迹,建构出华裔美国人的"另类"历史,以此颠覆、匡正和改写美国历史。他们笔下的历史再现既是其个人、族裔身份确认的必须,更是少数族裔"逆写帝国"、反抗美国"内部殖民"的一种政治策略。
  • 杨匡汉, 许福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17-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文化艺术中的意象思维,以物象心灵化和心灵物象化的交融,使文化母题得以神奇地生长和演进。新加坡从"鱼尾狮"意象到"花园都会"图像的变迁,正好从一个方面演绎了海外华文文学从特色意象催生文化想象的过程,从而呈现出母题嬗变的文化意义。
  • 颜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24-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作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众化的参与力量、经典化的介入力量及学科化的主要力量,紧密地锲入了大陆对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想象与建构过程之中,成为研究"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媒介文本。
  • 外国文学研究
  • 王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3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二十世纪,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经历了漫长的摸索期和快速发展期等二个阶段,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展望二十一世纪,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还要在蓬勃发展的轨迹上继续发展。加强比较文学基础理论的修养、加强中日两国文学交流关系的研究、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寻求中国、日本、东亚乃至人类的共同课题,是我们今后的任务。
  • 钟晓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寻《老人与海》与海明威用其创作营造出的男性世界的关系,分析其男性世界的各个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解读和呈现海明威个性极为鲜明的精神世界。
  • 刑法研究
  • 刘仁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42-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刑法的发展出现了九个方面的转向:从革命刑法转向建设刑法,从国家刑法转向公民刑法,从严打刑法转向宽严相济刑法,从政策刑法转向原则刑法,从民法的刑法化转向刑法的民法化,从身份刑法转向平等刑法,从个人刑法转向个人与单位并列的刑法,从刑罚之单轨制转向刑罚与保安处分之双轨制,从封闭型刑法转向开放型刑法。
  • 苑民丽, 聂立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5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理论上之所以对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存在很大的争议,根本原因在于受复合实行行为样态所决定的抢劫罪的双重客体在立法与司法之间出现浮动所致。"浮动客体"的概念有助于揭示这一理论难题。此外,为了更好地解决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对抢劫罪的立法完善问题亦应该有具体的构想。
  • 国际法研究
  • 廖益新, 邱冬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57-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所得来源国适用国内法上的资本弱化规则,将作为缔约国对方居民投资人以债权投资方式取得的"利息"所得重新定性为"股息"所得课税,由于难以为缔约国双方在税收协定中的股息定义所兼容,容易引起协定适用纠纷。经合组织范本注释为解决此种定性识别冲突,主张来源国将利息重新定性为股息课税,应以债权人实际负担借款企业的经营风险为前提。从我国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的实际情况和国内资本弱化税制规定来看,我国税务部门在有关税务行政规章中将超过固定比例的利息重新定性为股息课税的做法并不可取。在缔约国对方根据其资本弱化规则将利息视为股息课税时,我国也并不负有税收协定的义务给予相应的认可和抵免。
  • 刘颖, 何其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6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联合国大会2005年通过的《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在电子商务法和国际合同法领域均有诸多创新。《公约》有关电子签字的可靠性和电子通信的发出时间的某些规定比我国法律的规定更为合理,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应作相应修改和补充;《公约》有关电子通信的收到时间和当事人所在地的规定,有些值得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借鉴,有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公约》有关当事人的信息披露、要约邀请、自动电文系统、合同条款的提供备查、电子通信中的错误等方面的规定,则是我国相关立法所没有的,值得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借鉴;自动电文系统的引入对我国刑法立法也将产生影响;《公约》在协调现行统一法公约和消除发展电子商务障碍等方面的工作和立法技术,也给我国电子商务立法以启示。
  • 向明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80-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处理外国法无法查明问题的模式不合理,是导致我国涉外审判中外国法适用比率偏低的重要因素。在外国准据法无法查明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有适用法院地法、适用冲突规范重新确定准据法、适用一般法律原则、驳回当事人诉求等多种做法。我国相应的理论、立法及司法实践之间亦存在分歧。比较而言,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重新确定准据法更可取,但当事人重新选择准据法的除外。
  • 莫万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8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计算违约损害赔偿金额过程中,不得不考虑标的物的时价问题,因为时价可能因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时价的确定是计算违约损害赔偿金额的关键问题之一。时价的确定需要明确价格的时间标准和地点标准,其中时间标准表现为缔约之日、违约之日、裁判之日以及违约和裁判之间的某一时间,而地点标准表现为合同履行地、标的物接受地和替代交易地。
  • 经济与管理
  • 石水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93-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股份制改组中片面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以及股票发行制度的行政审批和额度控制,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问题严重。特别是上市公司在控制权转移后,控股股东控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研究控制权转移后控股股东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1)控制权转移后的董事变更比例、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比例和控股股东在目标公司董事会中所占的席位比例与大股东利益侵占都显著正相关;(2)控制权转移后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大股东利益侵占呈明显的倒U型关系;(3)在公司终极控制人性质中,地方政府和家族企业控制与大股东利益侵占都显著正相关,而中央政府和其他性质企业控制与大股东利益侵占负相关,但不明显。这为我国今后的产权改革和投资者保护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证据。
  • 萧松华, 伍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105-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需要准确把握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从而得以正确把握经济和物价的未来走势并进行前瞻性调控。研究表明PPI引导了CPI变动,其原因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生活资料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价格指数都引导了CPI变动。因而PPI可以作为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政府和学者可以利用PPI预测通货膨胀。
  • 王越, 李从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114-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现实进化路径与理想进化路径之间存在"企业成长缺口",企业为了保持持续知识创新,必须有驱使企业全过程持续循环知识创新的管理方法-知识全生命周期管理。以知识全生命周期的进化路径映射出知识型企业的进化路径,分析以知识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指导下企业向理想进化路径跨越的机理、机制及过程,证明企业保持持续的知识创新是消除企业现实进化路径与理想进化路径之间缺口的关键。
  • 历史研究
  • 方丽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121-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唐宋文化的差异是中外学者的共识,但学界尚未对变革发生的大致时段和差异的具体表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认为,唐宋变革在贞元时期比较明显。此期文人的创作透露出了诸多变革气息:1、义利不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价值;2、官商界限不再分明,新型的士商关系出现;3、写作成为重要的谋生手段等。这些现象均说明在贞元时期,"士"的构成、价值观念以及人生追求均与之前有比较大的差异而与宋代有许多相似。由此推论,唐宋变革在唐德宗贞元时期表现得比较突出。
  • 祁惠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126-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有俄罗斯族人口15609人,此外,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额尔古纳市还有一部分混血人被称为"华俄后裔"。由于他们是俄罗斯人与华人通婚的后代。从体质特征上看,他们兼具俄罗斯人和华人两个族群的特点。从文化上看,兼具华俄两种文化特点。本文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探讨额尔古纳地区的族群关系,其中特别关注族际通婚,并将其视为衡量该地区族群关系的一个重要变量。
  • 杨小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132-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立足于"利",蔡京当政期间,在崇宁元年、崇宁四年、政和二年三次对北宋茶法加以改革。蔡京茶法的特点就是将通商法和征榷法结合起来,放松生产领域的管理,严密控制流通和分配领域,实现政府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蔡京茶法对南宋及后代的榷茶制度影响不小。
  • 语言学研究
  • 宫齐, 王茂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138-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优选论的评估过程体现了优选项与其他候选项之间和谐性的比较。传统的评估表可以清楚地显示各候选项之间的整体竞争过程,但是对于优选项与其他候选项之间的局部对比则表现得不够明显。比较评估表可以把预期的优选项与非优选项之间的对比表现得更为直观,能使各制约条件之间较为复杂的关系变得更为明晰,并且便于对制约条件的等级顺序作出进一步调整。本文将着重介绍比较评估法的基本思想和操作过程,并运用这一方法对中古汉语韵尾-m并入-n的现象作简要分析。
  • 严丽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143-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汉语中对比关系范畴的建立有其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上的理论支持,是人类认知机制在语言中的映射。对比范畴是汉语语义关系范畴中的一种,其主要表达功能是凸显差异性,其范畴次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区分为有标对比和无标对比、对举性对比和非对举性对比、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对比、线性对比和非线性对比、显性对比和隐性对比、单一对比和多重对比。
  • 暨南新书架
  • 董天策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4): 150-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