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46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4-12-02
  

  • 全选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彭文平,夏 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6(11): 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港回归祖国前,港英政府实行无国家、无民族的教育,利用教材叙事宣扬西方文明优越论以消弭港人的民族文化认同,压制民族主义思潮以防反帝运动爆发,疏离港人民族情感以淡漠其国家认同,推销西式民主以冲淡回归前的国民教育。在进入“爱国者治港”、由治及兴的新时期,香港基础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和教材,以中国语文、历史、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为抓手,致力于文化认同、历史认同、政治认同“三位一体"的整体重塑。香港基础教育改革有利于构筑香港青少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家园,有利于香港抵御各种风险挑战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利于促进香港教育界与祖国内地的交往交流交融。
  • 新闻传播
  • 林升栋,李 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6(11): 16-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越来越多的经典文学作品在与当代科技、生活相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公共性,并且在当代审美视阈下,激发出新的活力与社会文化价值。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以《西游记》为背景设定,不仅在国内掀起热潮,在海外也掀起了"悟空热”,展现出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厚魅力。《西游记》经典文学原著到现代流行的影视改编、动画制作、游戏开发等衍生作品,体现了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现代化呈现与国际化传播之道,使得语境转换成为传统文艺作品现代化新前提,叙述跨层成为文艺作品现代化呈现主要手段,内容创新成为传统文艺作品再创经典的关键,技术赋能为现代化呈现与国际化传播提供可能,主体沉浸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指明方向。
  • 曾一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6(11): 29-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德国媒介学家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通过“媒体思维的谱系"项目和“谱系学”方法,提出了重新理解媒介的诸多创见。齐林斯基强调对媒介思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双重探析,强调媒介在艺术、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中运作,提出媒介谱系阐释中“过去考古"“即时考古"“未来考古”的多重面向;齐林斯基的媒介学自觉地批判媒介研究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鼓励超越时空、超越学科和超越地域的媒介想象力,极大地拓展了媒介学的研究领域与理论视野。
  • 法学
  • 吕康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6(11): 46-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理论能有效描述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但对立法建构法律规则的基本逻辑及正当性问题关注不足。随着法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提炼解释法律规则立法逻辑的简约理论提供了条件。从构成要素入手,解析立法建构法律规则的基本逻辑、辨析其正当性,以及考察其“相变"会发现,“帕累托效率”标准是立法建构法律规则的真实逻辑,即将预防事故发生的负担分配给群体中预防成本较低的主体从长远看利益受损者因为机会均等能获得充分的预先补偿,从而使变革获得一致同意具备分配正义品格、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伴随着历史变迁,法律规则构成要素不断发生“相变”,但决定要素得以构成一确立与连接一的立法逻辑,总是“以不变应万变"支配着人类制度文明的追寻历程。由此,我国法律规则理论将实现从“描述"层次向“解释”层次的推进。
  • 数字治理
  • 张 彪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6(11): 60-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存在导致《数据安全法》内生一定程度的语义模糊性,尽管这是弥补立法有限理性,提升数据安全主管部门行政能动性的必然结果,但国家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以及数据发展的推进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对《数据安全法》中不确定法律概念的治理,并不是要消除不确定法律概念,而是要在承认其正当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对可能出现的任性、恣意进行规范。对此,需要构建一套综合性治理方案。通过制定裁量基准,对不确定法律概念所涉及的法律情节和法律效果进行细化。引入行政复议以及有限度的司法审查,确保数据安全主管部门的裁量判断在法定目的和范围内运行。
  • 刘水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6(11): 74-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数据训练是影响人工智能最终功能与效果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亦是引发众多著作权纠纷的主要原因。被告时常以著作权合理使用为侵权抗辩理由,学界业界对此莫衷一是。通过对人工智能情境下数据训练著作权侵权规制路径主要模式的归纳与辨析后得出,著作权合理使用为数据训练著作权侵权规制路径的最优解。目前,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法律规则与人工智能数据训练的使用情形尚不能适配。美国“转换性使用"标准作为扩大合理使用情形的一般判断规则,因存在理论与实践瑕疵,不适宜将其直接移植入我国法律中来。人工智能数据训练的合法化符合我国社会政策发展需要,有助于提升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并可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国内外公平发展。以上可为我国设置具体的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合理使用法律条款释疑及证成。
  • 陈 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6(11): 88-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传播学范式演进的背景下,用户生成内容引发了全民参与的浪潮,产生了严峻的侵权问题。结合反公地悲剧理论,分析整合分散且排他的产权以合法使用他人作品面临高昂的交易成本,这激励了海量铤而走险的侵权行为。侵权数量可作为判定资源合法使用不足的重要指标,亦体现了用户的高频使用需求与合法利用可能性。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非职业用户创造冲击了著作权基本法律关系,并与以产业化职业主体为规制对象的许可机制严重错位,有效集体管理的缺位进一步增加了碎片化权利的整合成本。对此,应完善合理使用制度以弱化权利的排他性,活用责任规则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在先作品的高效率合法使用与用户生成内容的创作繁荣,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
  • 田文涛,周 晔,李丹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6(11): 103-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升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效率是促进新质生产力持续跃升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专精特新上市企业数据,从外部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代理成本的视角,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专精特新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效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结果均支持这一结论。作用机制显示,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减少专精特新企业外部的信息不对称,还可以降低专精特新企业内部的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影响在东部地区与省会城市、市场化程度高和市场竞争程度高,以及资产规模与现金持有率高的企业中尤为显著。最后,数字化转型对专精特新企业投资效率的改善主要表现为在降低企业过度投资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经济绩效。本文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对专精特新企业投资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而且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效率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新质生产力
  • 张 龙,申瑛琦,张伟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6(11): 126-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确认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对于深入理解和准确掌握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基础、原创价值、评价体系和培育方向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溯源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进一步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基础和理论支撑,重点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原创价值、评价体系与培育方向。结果表明:第一,新质生产力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高度凝练,具有创新性、新质态和高质量等特征,是传统生产力的一种“量”到“质”的升级和跃迁。第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升、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等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理论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新质生产力概念在理论、实践和学术上具有重大原创价值。第三,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稳步上升,但也存在阶段性增速差异,培育新劳动者、释放新生产要素动能、运用新发展手段和使用新基础设施是培育中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本文针对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形成基础、原创价值与评价体系的系统阐释,有利于各界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向。
  • 边克冰,关 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6(11): 146-1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文明建设,是新质生产力“新的发展实践"必须聚焦的议题。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文明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中国共产党关于文明形态与生产力质态理论的自觉探索,为我们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理论基础。数字文明形态的一般特质与中国式"数字文明"的特殊性,内在规定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必然呈现新一轮的重构,实践中呈现为数据共享、资本驾驭、人才培养等较为突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挑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数字文明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探索数字文明形态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具体表现为:坚持破立关系的辩证法,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的辩证法,实现整体协同发展;坚持主体解放的辩证法,实现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
  • 经济·管理
  • 初可佳,蓝 海,谢观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6(11): 162-1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形式日益严峻,社会保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社会保障领域逐渐引起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作为企业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机构投资者的偏好和行为不仅映射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与风险管理。本文从投资者偏好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偏好于社会保障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及其对企业债务风险的影响。基于2004年至2020年中国A 股市场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具备医疗、养老及其他社会保障偏好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降低了企业债务风险,并且这种影响在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较低、女性高管占比高的企业以及高科技行业中更为显著。研究还表明,这种债务风险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和提升分析师关注度得以实现。本文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也为优化企业债务管理提供了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