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33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1-01-01
  

  • 全选
    |
    文艺学研究
  • 蒋述卓, 邹鹃薇
    journal6. 2011, 33(01):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顾名思义,华语电影意味着以华语进行对话、运用华人思维拍摄的电影,它在语言上、思想上通过汉语(而不是英语或者其他国别语言)进行艺术思维和艺术表达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深层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上的中华民族特征。沿着这条思路,本文选取了中国诗论中最古老最核心的概念"诗言志",运用言志诗学理论观照百年华语电影的审美倾向,将其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古典言志诗学时期、现代言志诗学时期与伪言志诗学时期,从而为华语电影的美学表现形态与未来发展之路寻找到它的传统之根。
  • 赵君
    journal6. 2011, 33(01): 9-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颇具后现代颠覆与创新精神的纳博科夫将关于文学艺术的一切"先见"与"定见"悬置起来,对小说艺术的本质存在进行了无限度的"还原":首先,消解外在"异质价值"对艺术作品本质存在的遮蔽,将艺术作品中并列而置的"真、善、美"标准简化为"美(内蕴真与善)",即确立"美"(诗性)在艺术作品中的中心地位。第二,再一次"回溯":对小说"诗性"的本源问题进行还原性思考,他察觉到了艺术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异质同构关系,从而有效消除传统摹仿论、唯美主义及现代文论中的某些理论缺陷,并从源头上保证小说艺术创新与发展的无限可能。纳氏艺术本质论不但为实验小说的大胆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小说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启示。
  • 顾悦
    journal6. 2011, 33(01): 1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奥登不仅是二十世纪的重要诗人,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他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戏谑观"与"祛魅论"。在奥登看来,艺术的本质是戏谑,艺术的唯一功能是祛魅。奥登致力于维护文学的独立性与自由性,为文学划定了恰切的界限。他的理论是对审美主义与道德主义的反驳。将奥登放在整个西方文艺批评传统中加以审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奥登文学思想的意义。
  • 李杰荣
    journal6. 2011, 33(01): 22-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赵孟頫的画最为元人所称,被认为是"元四大家"之首,而董其昌则将倪瓒替换之。倪画在元代没有受到普遍的重视,而在明清两代,人们因其人品而推重其画,又视之为逸品的典范,入之于南宗画统系,受到明清画坛主流的推崇和模仿。人品之高与画道之变,最终确立了倪瓒崇高的画史地位。倪瓒; 人品; 逸品; 南宗; 主流的推崇
  • 国际法研究
  • 邵沙平, 黄颖
    journal6. 2011, 33(01): 2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解决全球性化问题的全球治理进一步推进了国际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联合国大会决议和联合国秘书长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国际法治"是联合国的核心价值和原则,提出了国际社会要解决共同面对的多种危机问题必须要倡导"新多边主义",新多边主义必须注重"优先发展全球公益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全球化纵深发展和相互依存的时代,是推进新多边主义与改进全球治理的时代,必须加强和协调国际法治才能解决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多种危机问题。变革的时代给中国提供了在国际法领域充分发挥作用的新契机,也对中国国际法学界和中国国际法学者提出了如何应对时代挑战的新课题。
  • 封筠
    journal6. 2011, 33(01): 35-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发展迅速。东道国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往往会在双边投资条约中,签订承诺保护外国投资者所有投资权利的"保护伞条款"。这一条款的创设,使得此后外国投资者能够以东道国违反与其签订的合同义务为由,通过"保护伞条款"将本属东道国国内管辖的合同争端,上升为东道国需担负国际责任的条约争端。ICSID对两个SGS案及相关系列案件的不同裁决,体现了国际仲裁庭对于"保护伞条款"在确定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管辖权中适用的态度—并无统一标准,个案区别对待的原则。因此,对于目前兼具资本输出国与资本输入国双重身份的中国而言,在签订双边投资条约时,应给予"保护伞条款"以更多关注,以求最大限度维护我国利益。
  • 毛竹青
    journal6. 2011, 33(01): 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际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在国际经济法领域出现了由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间组织制定的"软法"———跨国法律。企业社会责任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该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促进跨国法律发展的同时,也起到了规范企业的社会行为,促使其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积极作用。中国入世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融入世界市场。为此,中国应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增强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宏观监管职能,并向外输出中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使得在跨国法律的演进过程中,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能够存在中国声音,影响相关的国际立法。
  • 法学理论研究
  • 邓世豹
    journal6. 2011, 33(01): 4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法官宪法意识除了包括应具备的宪法知识外,主要包括法官宪法理念、宪法职责意识和宪法思维三个方面。法官宪法意识对司法中贯彻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法官宪法意识具有什么样特点,有又哪些变化?调查数据和访谈情况表明当前我国法官宪法理念、宪法职责意识反映中国宪法制度的特征和时代变迁,但是法官在审判工作中宪法意识不足。如何进一步培养宪法思维,加强法官宪法意识,在司法实践中贯彻宪法规定既是现实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宪法理论研究课题。
  • 彭世忠
    journal6. 2011, 33(01): 52-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法院民事调解改革面临路径选择的当下,某些地方法院所出现的"零判决"现象却干扰了改革目标的正确定位。误读"马锡五审判方式"导致盲目模仿这种审判方式的外在形式,而失去了具有普适性的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内在精神。"大跃进"式的急功近利观念促使"零判决"的追求结果形同"乌托邦",并且偏离了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民事调解改革的应然径向。理性地坚守"调判结合"的司法观应当是能动司法践行的必然选择。
  • 计量经济研究
  • 韩兆洲, 安康, 孔丽娜
    journal6. 2011, 33(01): 59-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在国内学术界和实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2008年以来,一些企业的倒闭、搬迁,更将这部立意颇好的法律推到了风口浪尖。针对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成本影响的问题,采用分层目录抽样方法,抽取了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3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不同类型、不同行业共650户企业进行调研,运用成本测算直接法和间接法,对广东调研企业成本进行统计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广东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均人工成本的影响区间为2.54%~4.90%,用调研事实澄清了社会上流传的10%~70%的谬误。还从政府、企业和员工角度分别提出在实施《劳动合同法》过程中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 黄蓉, 赵黎鸣
    journal6. 2011, 33(01): 66-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发现对于需要保壳的上市公司,仅有7%靠政府补助保壳成功,政府补助没有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不具有保壳动机;而对于不需要保壳的上市公司,上期盈利能力越高的,本期获得的补助越少,说明政府补助没有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具有培优动机。
  • 公共管理研究
  • 罗筠
    journal6. 2011, 33(01): 74-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下中国部分县域地区政治权力生态恶化的客观现实,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在对现实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县域政治权力生态恶化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大量的解释模型中,现代国家构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认此为切入点,探析县域政治权力生态恶化的深层次原因,结果表明:国家权力在某些公共领域的不适当退出,以及国家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县域政治的衰败和紊乱。
  • 朱鸿伟, 杜娅萍
    journal6. 2011, 33(01): 8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但仅有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是难以覆盖各地具体政务情况的,不在这部全国性的法律调节范围内的"非行政许可审批"的产生、演变就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但迄今为止,对这一数量繁多的"非行政许可审批"没有正式的理论部门对其进行认可,实践中却被实务部门所广泛应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它都有存在的价值。它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因而是合理的。
  • 语言学研究
  • 步连增
    journal6. 2011, 33(01): 89-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量词又可以分成名量词和动量词。关于名量词的起源,学界众说纷纭。首先分析了汉语名量词的起源的一些观点的不足,然后从韵律方面对名量词进行考察。汉语的韵律促成了"名+数+名4"的产生,从而为汉语量词的发展提供了语法槽,然后通过词汇替换、语法化等手段,产生了汉语量词。汉语量词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吴芳
    journal6. 2011, 33(01): 97-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粤东闽语n韵尾分析发现,n韵尾在山、臻二摄中一部分属于文读层,一部分属于白读层;在曾、梗二摄中全部属于白读层。从语音演变规律来看,粤东闽语n韵尾向η韵尾演变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鼻化韵是n、η韵尾尚未完全合并前由两者弱化并脱落而来。
  • 李艳琴
    journal6. 2011, 33(01): 113-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书局于2007年出版的《祖堂集》是中日学者合作点校的最新成果,以其谨严的点校原则,眉目清楚的体例,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但白璧微瑕,在研读点校本中发现,仍有一点字误和标点之误。
  • 国际关系研究
  • 孙山亦
    journal6. 2011, 33(01): 118-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东欧共产党国家的政策,呈现出三色"光谱"的样式。美国政府在1948年苏南冲突后就确立起对南斯拉夫的差别政策。随着演变战略的推行,美国政府全面调整了对苏联卫星国的政策,开始改善对卫星国政权的态度。但美国政府对东德政权坚决抵制,并出台了专门的政策文件。波匈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加速推行演变战略,倡导反对"共产党帝国主义"。美国先后重新修订了对南斯拉夫、波兰和对一般卫星国的政策,扩大同这些东欧共产党国家政权的交往。与此同时,美国对东德的政策仍延续不变。这些政策差别,一方面表明美国总体上改变了对东欧共产党政权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表明柏林墙时代之前东德处于美国的高压政策之中。
  • 许振政
    journal6. 2011, 33(01): 126-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透过中国外交档案及其它方面的资料,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末印尼华人社会的保守华人群体衰亡的背景缘由,不仅包括台湾蒋介石集团在印尼的支持,而且涉及印尼国内某些党派和排外势力试图打击和削弱华人的经济力量及影响力是这一华人群体衰亡的深层缘由。
  • 中外关系史研究专栏
  • 张坤
    journal6. 2011, 33(01): 134-1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海员医院筹备会和在华海员朋友联合会是鸦片战争前在华西人在广东沿海创立的慈善组织。这两个组织为英美商人和传教士所发起并参与,同属于为海员谋福利的机构,前者旨在创建一所位于黄埔的海员医院,后者则关注海员的生活质量。海员医院的筹建体现出在华英商的慈善精神,其最终失败反映了因鸦片问题而引起的清政府对英商的过度警觉。了解这两个组织,不但有助于对鸦片战争前在华英商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深化对这段时期中英关系的认识。
  • 吴青
    journal6. 2011, 33(01): 140-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何明华是香港圣公会第七任英籍会督,也是一位香港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他对中国有深厚的感情,在华历时四十四年,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变迁。他与中国的渊源始于基督徒学生活动,该活动深刻影响了他的一生。
  • 孟宪军
    journal6. 2011, 33(01): 147-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二战后期,国民政府在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指导与帮助下,未雨缪绸,精心筹划组织,着手组建战后侨务筹划委员会。侨务委员会、外交部、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社会部等部门通力合作,详细制订遣侨办法与具体方案,为遣侨工作的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 暨南新书架
  • 郑英隆
    journal6. 2011, 33(01): 154-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捧读《中国农户就业决策与劳动力流动》[1](简称《流动》),我迅速感受到其当下出版的价值与意义。农民问题深为一代伟人毛泽东所洞察,他有一句话很经典: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其意简朴却深远。尽管"中国革命"的提法已变成了今天的"中国发展",
  • 郭鹏
    journal6. 2011, 33(01): 157-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武汉大学法学院何其生教授所著《互联网环境下的争议解决机制:变革与发展》一书,着眼于网络技术在传统争议解决机制中的应用价值、互联网环境下新兴争议解决方式以及网络争议解决的传统机制与现代模式之间的衔接、整合问题,该著作的许多结论对本领域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填补了我国系统研究网络环境下争议解决机制的空白。该著作不仅对于互联网环境下争议解决机制的实践与理论具有重大、积极影响,其问题意识的前瞻性、研究方法的严谨性和理论体系的开拓性对于法学研究具有普适性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