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现代”?怎样“主义”?———评梁秉钧、张松建对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研究

李章斌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Vol. 35 ›› Issue (1) : 153-160.

PDF(477 KB)
PDF(477 KB)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Vol. 35 ›› Issue (1) : 153-160.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如何“现代”?怎样“主义”?———评梁秉钧、张松建对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研究

  • 李章斌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梁秉钧和张松建的两本研究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专著都自觉而有效地参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但过多地倚赖西方理论体系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中国的文本和历史语境。因此应该把论述的思路从“求同”转向“求通”,以更开放的态度来探索中国诗歌多样化的文本特质和思想趋向。

关键词

张松建 / 梁秉钧 / 求通 / 四十年代 / 现代主义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李章斌. 如何“现代”?怎样“主义”?———评梁秉钧、张松建对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研究.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5(1): 153-160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批准号:11&ZD112)。

PDF(477 KB)

1967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