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我部刊发论文喜获首届桐城派研究成果二等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展示桐城派研究优秀成果,激励广大中青年学者在桐城派研究领域矢志耕耘,奉献佳作,2024年7月,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面向全国组织举办了首届桐城派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最终评出的优秀成果代表了2022—2023年间中青年学者在桐城派研究前沿领域的新成果。




我刊2023年第6期刊发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周游的《制造出的桐城古文家——从曾国藩等人对嘉兴二钱的建构谈起》一文,以其独到的学术研究视角与扎实的文献考据脱颖而出,喜获首届桐城派研究成果二等奖,学报对此表示诚挚的祝贺!






桐城派是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崛起于清初,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文派以城为名,以其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的籍贯均为江南安庆府桐城(包括今安徽省县级桐城市、铜陵市枞阳县及安庆市宜秀区一带)得名,其四人被称为桐城派“四祖”。桐城派统领清代文坛200余年,这也使得素有“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的桐城获得了“文都”的美誉。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讲究义法,提倡义理,要求语言雅洁,反对俚俗。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截至2018年3月,师事、私淑或膺服桐城派的作家,遍及中国19个省(市)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对当代为文亦不无启迪借鉴之作用。


学报近年来始终秉持“关心青年学者成长成才”的办刊理念,通过开设青年学者专栏等机制为青年学术人才提供学术交流与互动的高质量研究平台。未来,我们进一步深化评审机制,一以贯之地关注青年学术骨干发展,继续为其打造高质量学术平台。





发布日期: 2025-03-06    访问总数: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