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刑法解释到刑法论证

童德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Vol. 34 ›› Issue (1) : 57-66.

PDF(321 KB)
PDF(321 KB)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Vol. 34 ›› Issue (1) : 57-66.
刑法研究

从刑法解释到刑法论证

  •  童德华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当前刑法解释是根据理想情境构建起来的、封闭法律认识体系。其主要缺点有三:目标不明确、根基不可靠、结论不可信,它无力担负起法律适用的重任。在风险社会结构中,根据法律适用中的道德根基一致性要求和不可避免的政治角力,考虑到法官造法的事实和其中隐含的道德论争,需要将基于解释展开的法律论证作为刑法适用的基本方式。刑法论证以合理性为诉求目标,通过促进在开放刑法结构中的论证主体间的对话而展开。

关键词

道德性论辩 / 合理性; / 解释 / 论证 / 政治角力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童德华. 从刑法解释到刑法论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4(1): 57-66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递进式、抗辩式与耦合式犯罪构成论体系比较研究》(批准号:3211010700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刑法中客观归责的合理性研究》(批准号:2009055)

PDF(321 KB)

1977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