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朝鲜王朝前期的“华化”与“土俗”之争

张春海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Vol. 34 ›› Issue (11) : 137-150.

PDF(844 KB)
PDF(844 KB)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Vol. 34 ›› Issue (11) : 137-150.
中外关系史研究

论朝鲜王朝前期的“华化”与“土俗”之争

  •  张春海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在高丽末期,同时存在复兴“土俗”与“华化”两种文化倾向,主要由新进士大夫阶层构成的“华化”派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了朝鲜王朝,将“事大尊明”作为了王朝的基本国策,确立了全盘“华化”的方略。太宗时期,对“华化”政策的推动加速。然而,由于“华制”和半岛“土俗”之间的张力,及由此引发的民众抵制,快速推进“华化”的政策遭到了挫折,最后决定向土俗做出相当程度的妥协,以渐变代替速变。“华化”与“土俗”两种文化倾向各有其理论支持。中宗时期,又出现了一些侧重点各不相同的折中理论,这些理论看似并不排斥土俗,实际上主张的却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华化。

关键词

华化 / 土俗 / 文化转型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张春海. 论朝鲜王朝前期的“华化”与“土俗”之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4(11): 137-150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法律文明史》(批准号:11&ZD081);
南京大学“985”三期项目《社会转型与法制发展》。

PDF(844 KB)

5661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