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厨川白村的象征化思想

雷晓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Vol. 35 ›› Issue (7) : 9-15.

PDF(520 KB)
PDF(520 KB)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Vol. 35 ›› Issue (7) : 9-15.
文艺美学研究·美学与文言专题

论厨川白村的象征化思想

  • 雷晓敏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厨川白村的象征化思想主要体现在《苦闷的象征》一书中。他的这一学说不限于修辞学的范围,而是其文学基础论、本质论和方法论的集中表达。苦闷的象征化是其文学思想的基础,文学的象征化是其文学思想的核心,象征化的象征是其学术思想的艺术性阐发。古来谈象征者不少,像厨氏这样对象征化深入而圆通的解析,应属凤毛麟角。厨氏象征说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深邃的理论意义。解析他的象征化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层地理解日本文学和风俗文化,看到日本文学思想中开放性和变革性的向度。

关键词

《苦闷的象征》 / 厨川白村 / 象征化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雷晓敏. 论厨川白村的象征化思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5(7): 9-15

基金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日哀感文学比较研究》(批准号:11ZGM7500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创新研究项目《中日物性思维比较研究》(批准号:12ZXGG03)

PDF(520 KB)

1881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