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2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6-03-27
  

  • 全选
    |
    CEPA研究
  • 慕亚平, 陈晓燕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EPA协议的实施对于我国内地与香港间的经贸关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但同时也应当看到CEPA协议自身和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和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通过比较CEPA协议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开放措施,进而对CEP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实施以来存在问题尤其是法律问题的比较分析,探讨和研究促进CEPA取得更大经济效应背后所急需的相应法律机制的建设问题。
  • 国际关系研究
  • 周聿峨, 刘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9-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10年来,美国出现了拉美裔移民激增的现象,远远超过美国文化"熔炉"的同化速度。多元文化主义对此问题的处理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多元文化主义的正确性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具体的拉美裔移民问题上,忽视移民同化,片面推崇多元文化主义将有可能危及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美国特性的地位,导致一个分裂的美国社会出现。
  • 庄友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4-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9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地缘政治因素、印度国内因素、西藏问题、边界问题、印巴核竞赛、美俄的南亚政策、中印安全战略的碰撞等。这些因素对中印关系的影响是动态和综合的,而不是静止和分离的。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指出突破双方地缘安全困境,构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之要旨。
  • 崔颖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22-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俄两国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已有几百年时间,在这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特征。中俄经济交往与合作的历史过程及其特点,对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内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处于起步阶段的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发展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规律,又要发挥原有优势的新思路。
  • 法学研究
  • 朱福惠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3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立宪主义宪法规范是指根据限制政府权力并保障人权的宪法法理而产生的具有特定样式和体系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的表述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讲是一种含义的表达,但从法理的角度来看则应当是一种宪法观念的体现,即授予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观念是宪法规范的精神,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宪法规范的表述方式、宪法规范的结构以及宪法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中国宪法规范的样式和体系与立宪主义宪法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由国情决定的,而是由支配宪法规范的法理决定的,这种宪法法理上的特征体现了制宪者对宪法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中国的宪政建设。
  • 占美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而言,以权力制约和权利救济为主旨的司法审查机制具有明显的价值合理性,但是,在制度实践方面,现行司法审查机制的展开却遭遇重重困境,表现为司法设置之体制依附性、司法审查范围之局限性以及审查标准之单一化。重整与完善我国司法审查制度之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彰显和强化司法独立;拓宽司法审查的对象范围,变审查法定原则为审查假定原则;实现司法审查标准的多元化,推行司法最终裁决原则。
  • 朱俊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4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组织犯罪作为一种国内型、跨国型和国际型三种状态并存的社会犯罪,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结构性犯罪特点,对社会秩序的危害十分严重,因此,控制有组织犯罪的刑法配置结构就应表现出国内型、区域型和国际型一体化的结构性特点,只有三大刑法体系形成了一个结构和谐的整体,才能与有组织犯罪发生功能互动的关系,抑制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和蔓延。
  • 胡陆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我国在履行公约时,应采取以协调为主的途径,同时在有些术语或规则上考虑保持同一。在贪污罪的对象上需要的是理解的统一,而在贿赂范围以及国外公职人员的贿赂犯罪上可作同样的规定。
  • 旅游经济研究
  • 梁明珠, 陈小洁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56-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旅游品牌是指将某一个区域当作一个旅游产品,它能给旅游者带来某种独特的精神享受。它通过旅游产品/服务、旅游服务人员、旅游环境和营销交流四个品牌传达要素来传播,政府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分别是规划者、引导者、规范者和主导者。在珠三角区域旅游品牌塑造过程中,政府更应该在区域旅游品牌支撑力、动态旅游形象传播力、综合旅游竞争力、品牌的系统与持续推广力等方面发挥作用。
  • 刘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6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卫星账户(TSA)作为测算旅游业产业贡献的统计工具,已经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的肯定,但在具体方法上仍然没有形成一个通用的模式。我国的旅游卫星账户应用研究还处在积极探索阶段,针对我国旅游卫星账户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投入产出型旅游卫星账户的概念、构建原则、建立步骤和方法。同时以广东省为例,采用投入产出型旅游卫星账户研究方法对广东旅游业的产业贡献进行了测算,最后对这一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探讨。
  • 经济·管理研究
  • 姜永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66-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隐性养老金债务(IPD)是中国养老金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IPD来源于两个规定受益的养老金计划:现收现付制(PAYG)的社会统筹帐户和基金制(FUND)的个人帐户。受诸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IPD规模达到5.5~9万亿;同时由于IPD属于政府、企业及个人的共同责任,故解决中国IDP问题是一项牵扯面广、持续时间长的系统工程,可采取削减规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资产债务互换、开征专项税、发行特种债券、建立储备基金、调整人口结构等多种经济和社会措施。
  • 宋献中, 汤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74-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行为财务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上海A股市场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反应和规模效应现象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投资报酬率受到规模效应的影响显著,小规模上市公司的超常报酬率要远高于大公司,同时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过度反应现象,因此不支持市场有效假说。
  • 郑少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79-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越来越需要中介机构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已经是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健全广州中介服务体系与市场信用制度问题研究,重点在非对称信息下中介机构的信用问题和相应市场制度的构建上。
  • 易露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86-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名牌是企业的生命,而目前我国纺织服装国际名牌严重匮乏,由于缺少名牌,缺少中国的世界名牌,缺少世界前列的名牌,因此造成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仍处在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赚取着微薄的加工费,在世界市场占有的份额与获得的利润完全不成比例。尽管如此,还常常遭遇反倾销、特保调查,使得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不断遭遇贸易摩擦,纺织服装实施名牌战略已成当务之急。
  • 钱智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9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教育收益首先可以划分为投资性收益和消费性收益。投资性收益是一种市场化的、货币性收益,某一级教育的投资性收益的衡量,可以用接受这一级教育的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与接受下一级教育的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的差额来计算。消费性收益是一种非市场化的、非货币性收益,它主要是指教育给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成员,在精神满足程度、家庭生活、经济理性、情感等方面带来的收益。教育还具有一种外部收益,它主要是指教育给受教育者本身及其家庭成员以外的社会成员带来的收益,外部收益是一种非市场化、非货币性的收益。
  • 林如鹏, 毛锦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96-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期以来广东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报业发展的"领头雁"。业界对广东报业改革、发展的经验的探讨从未间断。广东报业改革、创新的实践经验表明,可持续发展战略、质量品牌战略、人本战略是广东报业竞争战略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广东报业制胜的法宝。
  • 黄建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02-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和政府是高等教育评估系统的三个基本因素,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同时又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高校是接受评估的对象,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对高校进行评估,政府要培育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制定评估政策法规,保证评估工作顺利开展,从宏观上来管理和监督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评估和高校的自我评估。政府作用于社会评估机构和学校,主要是依靠行政指令参考评估结果,通过财政拨款、行政处分等手段。
  • 邢益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06-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的"非典"危机催生了粤港澳三地防控传染病的合作。但现有三地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远不够。针对三地现有合作中的不足,应借鉴世界上区域合作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改善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机制,制定全面的覆盖粤港澳三地范围的传染病监测网络,建立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交流和联防机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合作机制。
  • 辽金元文学研究
  • 诸葛忆兵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10-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宋频繁派遣使臣前往辽国,部分使臣将出使期间的见闻与感受形诸歌咏。使臣们出使途中情绪往往恶劣,诗歌中表现为对于异乡的气候风景、异族的民俗风情的排斥不接受,愁苦落寞的意绪成为使辽诗的主旋律。他们在诗歌里要追究五代割让土地与北宋不能收回失地的原因,检讨现实的对辽政策。他们到达辽国之后,通过实际的接触,对待异乡异族的情感往往会有相当的转变。往往从拒斥转向适应,从陌生转向友好。他们或者将这种交往的过程与感受形诸文字,甚至能够产生更加广泛的良好影响。
  • 赵维江, 王雪枝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16-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白朴词曲作品和有关记载,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墙头马上》一剧中作为"官宦之女"的李千金,从角色性格上讲实为一位下层女性的形象,具有大家闺秀和市井女性这样双重的剧本身份和性格身份。这一现象的形成与作者厕身市井醉心杂剧创作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这一形象体现的是作者对下层女性美好品质的审美,实为作者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生活理想所塑造的一个"完美"的女性。
  • 文学与传播
  • 程国赋, 胡海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22-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明末清初杭州的通俗小说创作与刊刻出现了新的特征:在数量上,刊刻趋于衰落,但创作出现繁荣;在质量上,创作与刊刻都注重走精品路线:书坊主注重插图精美,刊刻精准,态度严谨,评点认真、精细。小说作家注重对地域特色的自觉追求,注重对小说艺术的探索与创新;书坊主与小说家的关系密切。
  • 陈岳芬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28-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柳永词在北宋的广为传播,有赖于新的传播环境的形成和传播者群体的出现。由于柳词本身具有雅俗不同的特质,使得柳词的传播效果和反馈评价呈现出复杂性。
  • 文学研究
  • 郑群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33-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概念,它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运用十分普遍,包含着中国古代独特的美学精神和文化观念。"趣"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最早出现于六朝书画理论中,作为文学美学的概念成立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大行于明清时期的文学理论话语里。它有两种意义:一是指艺术家的审美旨趣,二是指艺术作品的某种特殊的审美趣味,两者关系密切;作为文学作品中的趣基本含义有三:艺术作品具有言外之意、富有意味,审美意象的鲜活生动性,审美意象的独特奇异性。趣从内容上可分为事趣、情趣和理趣三种类型,从形式上可分为巧趣和天趣两种类型。
  • 李江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38-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郁达夫的诗学是一种感伤诗学,它在追究什么样的情感才是最适合文学表达的问题上,是对中国"言志"、"缘情"诗学传统的丰富和发展,而这种丰富和发展则是中西文化、诗学激荡化合的结果。
  • 熊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44-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梁启超的"新文体",为了能够达到"晰于事理"的文学效果,常常将若干个比喻并列起来或连串起来,构成引人注目的复式比喻,包括博喻和连喻,与传统的复式比喻相比,体现出高度自由的叙述空间,并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更重要的是,"新文体"常以多层次多向度的连喻构成一种特别的章法,甚至通篇文章就由这种一气呵成的复式比喻和层递式的连喻组构而成,这种超复式的比喻修辞法可以被拟称为"专喻"。专喻的运用在"新文体"中还呈现出多种样态,有的是层层解喻,有的是两两相对,更多的是引入新鲜别致的喻体,启人心智,发人深思。
  • 刘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48-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与西方女性运动和理论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作为第三次浪潮的后现代女性主义对女性团体内部的异化和压迫进行关注,并认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女性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二元认识论。英国女剧作家卡丽·邱吉尔的《上等女性》充分揭示了女性内部的异化和压迫及其产生的根源,指出了二元认识论陷女性于对男权模式的不自觉模仿,体现了女性文学的后现代女性主义特色。
  • 语言学研究
  • 李如龙, 邓享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52-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古全浊声母字闽方言今读有清化送气、清化不送气和保留浊音三个不同的历史层次。通过分析古全浊声母中的塞音、塞擦音字在现代闽语的读音异同,结论认为这是闽语自身演变的多种语音层次叠置的结果。送气清化为最早层次,保留浊音为最晚层次。它与闽方言形成早期的移民、隋唐之间的通语影响有关。这还可以找到方言内部结构的两种证据:一是闽北方言的声母清浊、清化后送气不送气与声调分化存在着明显的对应;二是声母清浊和清化后送气不送气与文白异读也存在着明显的一致性。
  • 刘新中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59-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前人对文白异读的比较确定本文文白异读确定的原则,从古今对照的角度分析了海南闽语文昌话的文白异读在声母、韵母、声调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 历史研究
  • 陈伟明, 郑颖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65-1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唐朝年间,潮州韩江流域存在着一种生性凶猛,能伤人畜的鳄鱼,当时的韩江也因此被称为"鳄溪"或"恶溪"。韩愈祭鳄,并未真正把鳄鱼赶出韩江流域,之后潮州还有鳄鱼的记录。在气候的变化、海岸线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多重作用下,加速了鳄鱼灭亡的进程。如上作用在宋以后就更为明显,在优胜劣汰的规律下,鳄鱼或死或向南方的海域迁徙,最终绝迹于韩江流域。
  • 马建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71-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域商人早在蒙古初兴时就与其建立了一定的商务关系。蒙古西征后,更多的西域商人利用日益开放的陆海道东来中土,从事商业贸易。由于他们的兴衰与蒙古贵族的利益直接相关,故而受到统治者的保护,并使其多具官商性质。西域商人亦因此在元代课税扑买、斡脱经营、市舶贸易等商业活动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 潘冬, 马明达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77-1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舞狮舞龙是全世界华侨华人最喜闻乐见的中国体育项目,也是澳门最有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澳门的舞狮舞龙有许多特点,在"龙狮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澳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文化现象,对向全世界推广中国民族体育项目有一定借鉴意义。
  • 夏泉, 孟育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81-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国长老会传教士那夏理女士于1872年在广州创办的真光书院,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第一所女子教会学校。其在真光书院里引入了当时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内容,为广东培养了一批受过近代新式教育的女性,广东第一批女医生、女教师和女护士即出自该校。尤其是真光的毕业生中做教师的较多,遍布广东的城乡,推动了女子教育的发展。
  • 博士论文摘要
  • 蒲若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86-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亚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8(3): 190-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