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3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3-08-15
  

  • 全选
    |
    学人风采
  • journal6. 2013, 35(8):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传播与舆情专题研究
  • 林如鹏
    journal6. 2013, 35(8):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晋升
    journal6. 2013, 35(8): 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播能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政府执政能力的充分体现,传播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社会上下之间的沟通互动,有赖于社会各阶层力量的集聚和整合,有赖于传播理念、传播机制、传播内容和传播方法的创新。
  • 汤景泰
    journal6. 2013, 35(8): 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因公共决策遭受民意否决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其中问题关键在于政府缺乏将民意纳入整个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决策思维和实现路径。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要提升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水平,需要转变政府公共决策的观念,变宣传为对话,始终坚持听取民意与争取民意同在的立
    场,进行充分的民意沟通,通过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实施有针对性的议题设置,将听取民意与争取民意落到实处,以促进决策的顺利制定与实施。
  • 华侨华人研究
  • 王子昌
    journal6. 2013, 35(8): 1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刘宏教授对华侨华人的网络研究,突破了华侨华人网络研究中既有的以“非国家中心”为出发点的思维范式,强调华侨华人网络与国家的互动,特别是华侨华人网络与国家之间的信息互动,打破了传统华侨华人研究的一些定论,提出了“跨国华人”的新概念。刘宏教授的创新性研究启示我们:在研究领域,对既有学术文献的准确把握和敏锐的问题意识是一个人学术创新的重要条件。
  • 鞠玉华
    journal6. 2013, 35(8): 18-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几多兴衰,始终与中日关系的冷暖密切相关。2012年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频频滋事,以至发展成“911购岛”,使中日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十分危险境地,令在日华侨华人忧心忡忡。中日关系骤然降温,日本社会对中国持不友好态度的言论随处可见,这种状况会直接影响到80多万在日华侨华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因为良好的中日关系是在日华人经济发展、生活安定的基石。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曾凡斌
    journal6. 2013, 35(8): 24-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使用方式中的上网了解国内外新闻事件与现实政治参与呈负相关,而上网发表个人对各种公众事物的看法、意见则与现实政治参与呈显著的正相关。因而,在网上发表个人对各种公众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的网民虽然是全体网民中的某一部分成员,但却是全体网民中现实政治参与程度最高的一群。
  • 邱一江
    journal6. 2013, 35(8): 3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与新闻学、传播学的“专业”理念、技能结合起来,剖析中国电视新闻奖获奖舆论监督类作品,可以发现这类作品有五个明显特征:第一,从时间上看,监督作品呈“两头少,中间多”的态势。第二,从获奖电视台看,分布很不均衡。第三,从监督的对象和内容看,比较广泛,但稍嫌琐碎。第四,从监督的层次与效果看,深浅不一,参差不齐。第五,隐性采访占据突出的位置。
  • 民国史研究———国民政府地方管理专题
  • 王云骏
    journal6. 2013, 35(8): 38-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地方自治到编组保甲,是民国时期社会管理经历的一段历史过程。通过梳理和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管理理念上存在“社会管理”与“管理社会”的逻辑冲突,而“党治”模式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困境、地方自治中社会自主性的缺失、社会建设中“组织化”概念的认识偏差则是导致地方自治走向异化的具体原因。
  • 戴文亮
    journal6. 2013, 35(8):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方自治是一种政治制度设计,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管理手段和方式。民生与民权是孙中山地方自治设计的两大核心,也是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核心议题。经过对南京市档案馆馆藏史料的搜集整理,梳理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理念来源及其推行逻辑。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地方自治,重社会事务建设和管理而轻政治权利行使及训练,收到了一定的社会管理效用,深深烙上了社会管理的印记。
  • 国际法研究
  • 隋 军
    journal6. 2013, 35(8): 53-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全球SPS措施通报的发展以及我国入世十一年来SPS措施通报评议工作的实证研究表明,目前全球SPS通报数量稳定增长,发展中国家通报数量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中国通报数量位列全球第三。说明WTO透明度原则在国际农产品贸易、食品安全等领域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客观看待SPS通报的应用,我国SPS通报工作仍有差距,应从通报措施、与其他成员国互动和及时性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 胡绪雨
    journal6. 2013, 35(8): 6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承运人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项下的货物享有留置权是保护其运费等合法债权的重要法律救济途径,其物权性保护在实质上具有国际统一性趋向,需要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合理的成分。论文结合民商事留置权理论、国外判例、立法例与发展趋势,对我国《海商法》下承运人留置货物的范围、程序和效力,以及立法目的与局限性进行了研究,从维护船货双方合同目的利益均衡、充分发挥留置权的担保功能角度,对留置标的物是否应属债务人所有、留置权与债权发生的牵连关系、留置权与租约运费、责任终止条款关系等存在问题与分歧较为突出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阐释,明确了货物留置权在承运人合法债权救济体系中的地位,保护承运人与债务人需要在航运秩序功能上的相互协调,提出了更加公平的保护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与利益平衡的立法价值取向,对我国《海商法》的部分条款进行适当的修改与完善具有参考性,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差异,促进我国航运事业与国际贸易不断发展。
  • 张 华
    journal6. 2013, 35(8): 74-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国际气候谈判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促使我国由参与国际CDM项目转向培育“本土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虽然碳排放权交易具有较丰富的理论支撑,但是中国的碳交易依然面临“有价无市”的局面。利好的是,“后京都时代”中国碳交易法律政策环境正逐渐优化,碳交易本土法制环境初步形成。行政管制和政府干预是碳交易公平和碳市场秩序的基础,我国应当构建以行政管制为特色的碳交易法律政策体系。
  • 知识产权研究
  • 丘志乔
    journal6. 2013, 35(8): 80-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秩序与正义是法的价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世界性新课题,知识产权质押是其核心。从法价值视阈检视我国现行制度,存在缺憾:在秩序构建方面,危及交易安全的风险有待防范、阻碍效率的规定有待改进;在正义实现方面,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有待公平设置、合同自由有待扩大;应予重构和完善。总体思路:遵循法价值,完善立法。具体方案:秩序的构建,要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以保障交易安全、完备配套制度以促进法律效率;正义的实现,应合理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维护法律公平、取消不合理的法律限制以鼓励交易自由。同时,要平衡协调安全与自由,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郭 鹏
    journal6. 2013, 35(8): 90-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商业方法创造性的审查方式进行利益分析,从我国当前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及金融产业的创新能力出发,并结合我国专利局目前对电子商务商业方法的专利创造性的审查实践,总结出我国金融产品专利的创造性审查应遵循如下基础原则:(1)以技术特征为导向,金融产品商业方法专利申请中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部分必须具备创造性;(2)对金融产品商业方法的创造性实行全面审查模式,要求商业规则也必须具有创造性;(3)金融产品商业方法类似于组合发明,如果不具有创造性的商业规则和技术方案二者的排列组合在整体上能够具备创造性,那么该金融产品商业方法专利申请也满足创造性条件。
  • 法律史研究
  • 范忠信
    journal6. 2013, 35(8): 95-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传统中国的法秩序下,人民自己认为正当权益受到官员或官府损害时,可以采取法定的或习惯的方式进行救济。古代中国法制中的很多规定,虽然不一定明确以人民权益救济为目标,但它们可以作为人民权益救济的途径或渠道,客观上可以满足人民权益救济的部分需要,这是没有疑问的。古代中国人民权益救济的主要方式,包括个人单独进行、个人携社会力量进行的个人权益救济,以及以大众群体为公益目的进行的集体权益救济等方式。
  • 付微明
    journal6. 2013, 35(8): 114-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学界对习惯法文化精神及其对传统乡村治理的作用和影响缺乏研究。传统中国习惯法的基本精神主要表现为“和睦”、“合约”及“和谐”三大精神。这三大精神促进了传统乡村社会中人们以和睦亲族乡邻、相助相恤、扶危救困、相互尊重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原则;以协商一致、利益均衡、义务互负为利益分配及处理公共事务的基本原则;以宽容、和解、息事宁人为解决纠纷的基本原则。这些精神原则及蕴含了这些精神原则的具体的习惯法规则促进了乡村良善秩序的形成,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乡村利益的平衡,乡村内部公平正义的实现及社会矛盾的调处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 刘玉红
    journal6. 2013, 35(8): 119-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花灯轿莲女成佛记》话本的内容是佛经中的“龙女成佛”和“莲花色女成佛”故事的移植,其主旨是宣传《妙法莲花经》的功德,话本的性质是宋代的“说经”。
  • 张振国
    journal6. 2013, 35(8): 125-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据邹弢的《蛛隐琐言》及晚清报刊上的相关文献资料,王韬文言小说集《淞滨琐话》中最具代表性的传奇作品如《徐太史》、《玉香》、《因循岛》、《梦中梦》、《粉城公主》、《反黄粱》、《煨芋梦》、《画妖》、《辛四娘》、《沈兰芬》、《皇甫更生》、《花妖》、《朱素芳》至少13篇作品并非其原创,而是邹《续浇愁集》中的篇目,根据这些篇目研究王韬的思想和文学成就是欠妥的。
  • 任连明
    journal6. 2013, 35(8): 131-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书局苏渊雷点校本《五灯会元》①是目前较为通用的本子,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关注,2011版中的一些字、词、标点、校勘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文中所列的20个典型例子作讨论说明,目的在于为日后的再版提供借鉴。
  • 外国文学研究
  • 汤 琼
    journal6. 2013, 35(8): 136-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古希腊神话史诗《奥德赛》和中国明代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属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两部文学作品,然而它们在英雄海外漂泊、回归等情节的描写和叙事结构的安排上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奥德赛》将英雄奉为城邦的祖先或缔造者来崇拜,赞扬他们的壮举,为人们提供理想英雄行为的榜样和范式,是特定时期人们生存的需要,希腊人将他们的希望与梦想寄托在英雄身上,英雄的传说有助于加强新兴城邦的凝聚力和自豪感。《西游记》希望通过树立孙悟空,唐僧等人的英雄形象来给迷失了方向的人们树立榜样,改良社会风气,描绘出心中的理想和希望。
  • 陈日红
    journal6. 2013, 35(8): 144-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提取关键词的形式来研究E·M·福斯特在中国的接受状况,可在直接分析接受文本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有助于发现学者的研究重点和对某种接受倾向的喜好,扩展研究福斯特的期待视野。福斯特小说的六个关键词形成了一个小说思想的“主题丛”,以“连接观”为核心,与之相联系的枝桠主题分别是:文化中的“他者”、“发育不良的心”、殖民抑或反殖民、隐性同性恋文本、神秘主义,这些主题将主干簇拥着,如一朵鲜花,闪烁着福斯特思想的光芒。
  • 暨南新书架
  • 隋 愿
    journal6. 2013, 35(8): 154-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赖晓君
    journal6. 2013, 35(8): 158-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