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3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0-09-01
  

  • 全选
    |
    司法制度研究
  • 施鹏鹏
    journal6. 2010, 32(5):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法国检察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刑事侦查监督、刑事执行监督、民事、行政诉讼监督以及诉讼外监督。与中国相比,法国检察监督制度在理论上更明晰,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自我矫正"能力,改革阻力小,延展空间大,可及时地反应现实的需求,值得中国学习、借鉴。
  • 韩平
    journal6. 2010, 32(5): 8-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法院对于仲裁的支持与监督有利于在维护仲裁独立的同时保护公共利益。但法院的干涉不宜过多,否则将影响仲裁当事人对仲裁的信心。法院的支持和监督体现在诸多阶段,其中之一就是诉讼所涉一方当事人声称存在仲裁协议的时侯。此时,法院应该如何处理?法院是否必须中止诉讼程序,抑或对此有自由裁量权?法院在何种情况下享有自由裁量权?关于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涉及诉讼中止的问题,中国现行法律中存在模糊和矛盾的规定。在立法和监督管辖权方面亦有重叠规定的现象,而且国家机构对仲裁的干涉较多。为吸引更多中外当事人选择中国仲裁,应对我国法律中相关规定做出必要修正。1985年《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2006年修订)以及英国1996年《仲裁法》中,或有可借鉴的经验。
  • 民商法研究
  • 季立刚, 解正山
    journal6. 2010, 32(5): 15-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跨国破产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是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如何通过立法来解决其中的矛盾与冲突是各国非常重视的课题。美国晚近的跨国破产法改革——从1978年《破产法》第304条到2005年《破产法》第15章的变革,就反映了其对跨国破产立法态度的调整,展现出跨国破产立法改革的新动向。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美国在跨国破产领域的立法改革将对其他国家的立法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对美国跨国破产法改革进行剖析也将有益于我国提升有关跨国破产法律制度的研究、立法活动。
  • 李玫
    journal6. 2010, 32(5): 2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是无效或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但对胁迫的构成要件没有规定,学界也鲜有论及。胁迫的要件宜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一是胁迫的主体,二是合同当事人的主观状态,三是胁迫行为、行为后果及其因果关系,四是合同订立的程序是否公平。
  • 吴兴光
    journal6. 2010, 32(5): 2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合同法理论强调合同的确定性,留待后定条款是对此规则的重大突破。美国《统一商法典》首开留待后定条款先河,在实现实质公平、交易双方共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大陆法国家同样有类似法条。国际统一合同法吸收了上述国内法的合理成分,也对留待后定条款作出了具体规定。中国合同法已制定有关留待后定条款的规定,但尚有缺陷,建议进一步吸收国外法律的合理成分,修改和完善此方面的立法。
  • 郑其斌
    journal6. 2010, 32(5): 3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职务作品制度作为著作权法中有关权利归属与分配的重要制度,其制度设计应当注重激励作品创作、促进作品传播的价值实现,并考虑到作者的劳动者身份。在双方的利益分配上,就一般职务作品应当明确单位的免费使用权,并对利益分享的约定机制予以限制;就特殊职务作品,应当取消奖励制度,建立收益分享机制。
  • 经济与管理
  • 董建新, 李叶兰
    journal6. 2010, 32(5): 39-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明晰的事权划分标准是纵向政府间事权合理配置的前提。实证分析中央、广东省、中山市三级政府的行政审批事项归纳出的六类事权划分缺乏科学性和明晰度,导致三级政府事权交叉重叠。因此,可通过构建事权划分标准体系和采用事权列举原则厘清交叉事权。
  • 冯云霞, 葛建华
    journal6. 2010, 32(5): 48-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Schein提出的组织文化三要素基础上,Hatch提出文化动态模型,将象征要素引入组织文化模型,并试图对象征的功能、象征化的过程及管理进行研究。从组织身份的视角探讨组织文化中的象征和象征化过程有助于分析象征对组织成员的作用过程和机制。组织文化中的象征化过程实际和组织成员认识到组织身份特征的过程密切相关。组织成员对组织身份的认知是成员组织认同的重要基础。组织认同对组织成员的态度、情感和行为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 卢文刚
    journal6. 2010, 32(5): 5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危机救助管理是一国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比较研究发现,虽然同是应对金融危机,要运用到诸如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和加大政府支出的公共政策措施,中美两国仍在对货币和财政政策的依赖、对市场监控指标的选择、政府支出的投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完善中国政府的金融救助框架和政策要顾及到这样的四个方面,即:危机救助中增加流动性至关重要、市场机制培育,"道德风险"考量以及救助政策的数量和法律"硬约束"等。
  • 张萃, 赵伟
    journal6. 2010, 32(5): 6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外开放与一国内部制造业区域集聚之间关系的研究属于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最新论题。围绕这一论题,学者们分别从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两个层面展开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主要关注了对外制造业集聚的作用,而忽略了开放的影响这一局限性。针对中国作为转型经济所特有的区域开放路径,如何从一个较新的"二重开放"视野切入探讨制造业区域集聚问题,将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 赵维江
    journal6. 2010, 32(5): 7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域文化意义上的南北元素及其变化构成了元词发展的基本线索。元词随着地域格局的变迁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北方词独盛的前期、南、北词派并行共荣的中期和南宗词复兴与北宗词衰微的后期。元词在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趋势有三:表现族群冲突与交融背景下文士幽微情怀;南、北体派从分立走向融合;创作趋势始衰而未衰。
  • 赵小华
    journal6. 2010, 32(5): 77-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久以来,颂文因被认定为御用文学而为研究者所忽视,其文体、文学和文化价值都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在初盛唐时期的社会文化思潮尤其是礼乐文化背景下,初盛唐颂文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礼乐精神等方面皆有不同于以往的明显特征,显示出颂文的新发展。
  • 申屠青松
    journal6. 2010, 32(5): 8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宋诗钞》是清代宋诗文献的核心,它是清代其他宋诗文献尤其是选本最重要的文献来源,也是读者接受宋诗的主要媒介。这一方面取决于它可靠的文献来源、精审的校勘质量、线索清晰的体例、切实精到的诗评这些内部因素,另一方面也关乎清代宋诗文献相对匮乏的外部环境。《宋诗钞》对宋诗体派流变的系统叙述、某些新颖独到的见解深化了人们对宋诗的认识,推动了宋诗学史的发展。同时,时代局限和社会风尚也在它身上留下烙印,首先,它对宋诗的接受主要基于"主真重变"的思想框架;其次,遗民思潮使它形成"宗经"、"尚气"的选评倾向;再次,公安诗学的影响和浙派诗学的群体追求导致它对性灵的偏尚。
  • 向回
    journal6. 2010, 32(5): 8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乐府诗集.杂曲歌辞》的立目原因,学界尚无人做过专门探讨。该文依据《杂曲歌辞序》中的理论界定,并结合杂曲歌辞中的具体收录情况,认为杂曲歌辞是郭茂倩在综合前代典籍乐府诗分类的基础上,对那些具有相同特征、能够自成体系的作品排除之后剩下的那一部分俗乐歌辞,其所用的音乐都是与雅乐相对的杂乐。
  • 外国文学研究
  • 袁先来
    journal6. 2010, 32(5): 92-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爱默生对美国文学与文化影响重大,被认为"有了爱默生,美国文学才真正诞生",他"标志着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的独立",究其原因,国内外研究多于强调其超验主义、个人主义观念影响的论述,较少论及爱默生创作观念中"自然理性"这一更为本质特征的影响。事实上,爱默生继承和改造了基督教对人的神性诉求,发展了理性与神性相结合的近代自然理性思想,强调对传统进行"创造性阅读",将潜在信仰学说从旧文化基础中清除了出去。其倡导的群体性个人主义由心理经验向政治问题转化,为美国现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础,给美国人以新的心理平衡和道德归属感。
  • 刘朝晖
    journal6. 2010, 32(5): 98-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罗伯特.克里利认为,情感是诗歌的首要尺度。他同时也信奉其他三个尺度:诗歌是诗人自身现象性的反映,形式是内容的延伸,以及语言即事物。虽然这三个尺度看上去与情感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可以证明,它们都服务于情感这一首要尺度。由于克里利在奉行情感是诗歌的首要尺度的同时,也遵循其它三个尺度,所以他表达情感的方式既不是浪漫式的抒情,也不是自白式的直白,而是在忠实于自身意识的基础上,将情感流露于即刻生成的形式和事物般的语言中。
  • 王琢, 罗晓红
    journal6. 2010, 32(5): 104-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二十世纪末八九十年代,日本步入了"高度资本主义"的时代,日本的小说的主题取向等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无论是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等"老大家"的创作,还是"两村上"、以吉本芭娜娜为代表的"儿童派"以及九十年代崛起的新锐作家的小说,都体现了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基本特征。
  • 语言学研究
  • 王彦坤
    journal6. 2010, 32(5): 11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晋书》所用词语的穷尽式梳理,发现其中有不少词语在《辞海》、《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等大中型语文辞书漏收,个别词语虽见于《汉语大词典》立目,但要么解释有欠妥当,要么《晋书》所见意义,该词典未立义项。今选择25例,进行考释、补正。
  • 李香
    journal6. 2010, 32(5): 117-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日译吴音中遇摄三韵的音形,模韵可以归纳为-a、-we、-o、-u型四种,虞韵为-o、-u型两种,鱼韵为-o乙型一种。模韵的四种音形代表了其读音演变的四个层次,从中可以看出从上古鱼模相配到中古虞模相配的转变过程。虞韵的-o型和-u型中的长呼形-yuu是属于比较早期的层次。吴音遇摄三韵的读音层次和魏晋南北朝各期诗文用韵和音切材料所显示的韵部演变情况大体吻合。
  • 梁红梅
    journal6. 2010, 32(5): 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日语形容词分为感情形容词和属性形容词两大类,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可作谓语和定语,作定语时采用"连体形"的形式。但同样是形容词的"多い"则不同,其"连体形"作定语时要受到一定的制约。文章就"多い"作定语时的制约及三种表达形式进行了分析。
  • 历史研究
  • 赵善德, 郭菁菁
    journal6. 2010, 32(5): 126-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东江流域先秦文化遗存的发展脉络清晰,自成系列,乃东周时期形成岭南经济重心的基础。西瓜岭、梅花墩和银岗等陶瓷窑场以及沿海出土的陶器在东周时已形成了以惠阳平原为中心,覆盖珠江水系岭南地区的陶器交易圈。两广出土的东周金属器,惠阳平原出土最多,并出有土著铜鼎铜钟等重器,是岭南土著青铜器的主要生产地。横岭山墓葬遗存显示了当时社会中的少部分人已经相对稳定地占有了大部分人的劳动,因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是合理的。归纳之,东周时期东江流域是岭南的经济重心。
  • 陈伟明, 兰静
    journal6. 2010, 32(5): 134-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清代澳门社会生活资料与生活消费品的来源供给,主要有三种重要的渠道,分别是本地自给、内地供给和外贸供应。这三种方式既体现了清代澳门社会生活消费品的来源与供给的外向型特点,也体现了政治性或者说是政策性的特点,各有偏重,各有特色,在清代澳门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同的社会历史意义。
  •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
  • 赵建国
    journal6. 2010, 32(5): 143-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报业发展和记者影响力的提升,记者招待会在清末已经进入国人的视野,政府与社会团体开始尝试这一全新举措,联系沟通报界。民国元年,国务院首创并大力推广新闻记者招待所,记者招待会初步定期化、制度化,渐成一种时尚。但在袁氏当国期间,报界遭遇厄运,记者招待会大多停办。共和再造后,报业一度复兴,记者招待会得到普遍推行。这一历程展示了近代记者活动与社会地位变迁,也反映出信息控制方式与传播观念的更新。
  • 曾凡斌
    journal6. 2010, 32(5): 149-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瑞典《地铁报》为代表的免费报纸的成长给全世界的传统付费报纸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传统付费报纸与免费报纸存在着竞争与合作,也可以说,它们之间存在着博弈。以瑞典《地铁报》为代表的免费报纸采取了蓝海战略,与付费报纸并没有在同一市场上进行有限资源的争夺,而是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
  • 暨南新书架
  • 徐仲佳
    journal6. 2010, 32(5): 155-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朱寿桐先生从2001年起开始研究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化中的影响。最近,凝结着朱寿桐先生数年辛勤汗水的研究成果《新人文主义的中国影迹》一书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使得我们有幸能够在一个清晰、全面的背景下认识新人文主义在中国所走过的影响轨迹。面对像“新人文主义”这样一个被各种各样误读纠缠着的研究对象,一个严谨的学者首先要做的是正视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前理解,从元典意义上对其进行概念清理。朱寿桐先生一方面追溯了新人文主义的西方背景,试图从源头上寻找“新人文主义”的正解,一方面把它还原到其进入中国时的具体文化场域中,努力厘清中国前理解的种种误读。这种努力不仅涉及“人文主义”与“新人文主义”这两个概念,同时还体现在与“新人文主义”紧密相连的“文艺复兴”、“古典主义”、“人道主义”等概念(第八、九章)。通过这种概念的清理,中国新人文主义者对白璧德的误读及其后果就十分显豁了:他们“未能把握新人文主义特有的学理系统,未能抵达新人文主义的上述所谓精神内核、理论特征,……这是新人文主义在中国难以产生与之世界性影响相匹配的历史影响的重要原因。”(第139页)朱寿桐先生进而认为,这些误读常常“不是出于一种倾向上的不认同或...
  • 求知
    journal6. 2010, 32(5): 158-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前言上世纪70~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兼认知科学家G.Lakoff就敏锐地注意到基于语料库的隐喻学研究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当代认知隐喻学研究需要大量的语料支持[1]。随后,他和同事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英语隐喻句语料库“伯克利主要隐喻句子目录”。9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A.Goatly等人在香港岭南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英汉平行词汇隐喻语料库“岭南大学英文系隐喻语料库”。[2]目前,欧美学者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来研究隐喻已经取得一些成果。如,A.Deignan的Metaphorand Corpus Linguisitcs[3]是第一部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隐喻的专著。A.Stefanowitsch&S.Gries主编的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Meta-phor and Metonymy[4]收集了欧美语言学家在语料库隐喻学方面的论文。“隐喻与语料库方法的结合是必然的,乃大势所趋。在国外,……这种探索相对零散,鲜有系统、详尽的研究。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且多为评介性或就事论事型,少有广泛、深入的探讨”[5]87。李福印分析了国内学者运用语料研究隐喻存在的问题,指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