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仲佳
journal6. 2010, 32(5): 155-127.
朱寿桐先生从2001年起开始研究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化中的影响。最近,凝结着朱寿桐先生数年辛勤汗水的研究成果《新人文主义的中国影迹》一书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使得我们有幸能够在一个清晰、全面的背景下认识新人文主义在中国所走过的影响轨迹。面对像“新人文主义”这样一个被各种各样误读纠缠着的研究对象,一个严谨的学者首先要做的是正视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前理解,从元典意义上对其进行概念清理。朱寿桐先生一方面追溯了新人文主义的西方背景,试图从源头上寻找“新人文主义”的正解,一方面把它还原到其进入中国时的具体文化场域中,努力厘清中国前理解的种种误读。这种努力不仅涉及“人文主义”与“新人文主义”这两个概念,同时还体现在与“新人文主义”紧密相连的“文艺复兴”、“古典主义”、“人道主义”等概念(第八、九章)。通过这种概念的清理,中国新人文主义者对白璧德的误读及其后果就十分显豁了:他们“未能把握新人文主义特有的学理系统,未能抵达新人文主义的上述所谓精神内核、理论特征,……这是新人文主义在中国难以产生与之世界性影响相匹配的历史影响的重要原因。”(第139页)朱寿桐先生进而认为,这些误读常常“不是出于一种倾向上的不认同或...